侯爱民(1954—2006),山西屯留河神庙西沟村人。16岁初中毕业就回村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久成了村里的民办教师,1976年3月被乡政府录用为乡农科员,承担起了全乡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他承包全乡19个村1600多农户1000公顷土地种植技术指导工作,在当年全县农业减产的情况下,他承包的土地却增产粮食近150万公斤,同年他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1988年在改革的大潮中,他大胆承包了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县良种场,从此他开始与种子结下不解之缘,他把良种场发展定位为新品种引进、繁殖、推广三步走战略,为求玉米新品种,他走出家门,拜访名师,先后到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沈阳农科院、山西农科院、山西农大等多家科研院所了解信息,最终从中国农大买回了玉米杂交种农大60制种权,成为当时向科研单位购种第一人。为繁殖推广农大60新品种,他跑断了腿脚,吃尽了苦头,冒酷暑上北京,顶严寒下四川,困了旅店休息,饿了吃碗便饭,艰辛的劳动换回了丰收的喜悦。仅两年时间良种场由负债23.6万元变成赢利240多万元。1990年,侯爱民多方奔走又促成了县良种场与县种子公司合并,成立了屯留玉米种子专业公司,建立科研体系,组建了专家队伍,培育出了拳头产品,发展了营销网络,形成了育、繁、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成为全国种子产业化的一面旗帜。2002年3月,成立了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由传统种子企业向现代种子企业的战略转型。在全国建立了4个研究中心、5个生态育种站、1个研究所、1个南繁工作站、 52个生态实验站;屯玉的生产由原来单一的公司生产科发展到新疆、甘肃、宁夏等地6个生产型子(分)公司,屯玉营销也由原来的公司销售科发展到在中原、西南、东北、西北四大玉米主产区16个省区级分销中心、1000多个县区级分销总店、10000家乡村级联销店。公司还在安徽、新疆、河南、辽宁、湖北、北京等地建立了15个控股子公司。从此,屯玉种业成为雄踞全国的玉米种子公司。
2006年6月15日6时,侯爱民因病在屯留不幸逝世,年仅52岁。生前曾任屯留县农作物原种场场长、屯留玉米种子专业公司经理、山西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屯留县人民政府科技副县长、中共山西省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商标协会副会长、长治市信用协会副会长、长治市慈善总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