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宋熙宁间进士,官至尚书。
连肇,字士征。元至元中进士,历潞城、陵川、汾州教官,为阿都温太尉府参军,山东道考试贡举官。卒赠集贤院学士。
李让,李安孙。字伯温。元科年失考,授兵部主事,擢河中府知府。
杨仁风,字文卿。元科年失考,历刑部郎中、江州路总管,至元年由枢密院佥事除辽阳省参政,改真定等路宣慰使,以中书左丞致仕。
李执中,元科年失考,官礼部尚书。
路永昌,元科年失考,官平章政事。
李浚,字大川。明永乐十年进士,时年26 岁,授兵部主事,擢保定、河间知府,致仕归,以诗酒自适。著有《云溪稿》《瀛海集》。
刘凤仪(1457—1507),字天瑞,号北村。明弘治三年进士,授山东高密知县,擢户部主事,终刑部员外郎。
刘龙(1477—1553),刘凤仪子。字舜卿,号紫岩。明弘治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经廷讲官,修《孝宗实录》。改兵部职方司主事,升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侍讲学士。嘉靖初修《武宗实录》,升礼部侍郎,又升南京吏部尚书,官终南京兵部尚书。屡疏乞休,年78 岁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著有《尚书日讲》《奏议》《紫岩集》。
刘夔(1487—1543),刘凤仪次子。字舜弼,号黄岩。明正德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擢兵科给事中,转刑科、户科给事中。嘉靖时历任翰林检讨,丁忧归,补原官,参与撰修《武宗实录》。出为河南佥事,以抗直忤旨,谪大名知府判官,后擢南京都察院经历、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副使、河南提学、贵州学政,转山东按察使,晋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巡抚保定。以病乞归,卒于家。著有《黄岩集》《金陵稿》《恒阳集》《处州录》《大名吟》《刘夔奏议》。
郭秉聪,字子愚。明嘉靖五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官至通政司右通政。
郝良臣,字廷荩。明嘉靖二十年进士,授长垣知县,升吏部验封司主事,选文选司郎中,擢太仆寺少卿,改光禄寺卿,出为江西右布政使。
贾天爵,字子修。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升兵部车驾司主事,升职方司员外郎,擢武选司郎中,历河南漳德、山东登州知府。
姚九功,字惟叙。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许州知州,升刑部员外郎,陕西佥事,陕西兵备副使,陕西右参政。
王基洪,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出按陕西,再按浙江,又为应天督学。因与同官意见不合,引疾归。
王云龙,号霖宇。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历任山东临朐、束鹿知县,升吏部主事,迁稽勋司郎中。
黄梁室,清顺治八年进士,官山东沂水知县。
崔钟塘,字三采。清雍正元年恩科进士,授江西赣县知县,致仕归。
崔淇,崔钟塘子。字子瞻。清雍正十一年进士,任河南伊阳知县,调开封府荣泽知县。
赵默,字存诚。清乾隆十六年进士,任陕西定边知县。
崔育荣,清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蒲州府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