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从矩(1830—1882),字戒逾,号心吾、定轩。清潞安府长治(今长治城区)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历任翰林庶吉士、编修、监察御史、吏科掌印官,屡充顺大、会试同考官。外官至湖南盐法长宝道、湖南按察使。光绪年间,边事多扰,从矩连呈治国方略,尤其对“伊犁边事”和改进《盐法》独有高见。提倡“三本”治国,即:以“讲学察儒”为育才之本,以“砥砺廉隅”为清吏之本,以“崇尚节俭”为正俗之本。因朝政腐败,谏言无实。光绪三年(1877)的二月“杨乃武”一案中,郭从矩提出有关处理“京控”案件的改善方法,两宫也下旨同意今后任何“京控”案件不得交由“原问官复审”,这种改进是微小的,但同时也是极为不易的。从矩一生清廉,生无留年,逝无遗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