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治旅游 > 红色旅游

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13-10-24 17:00 来源: 市志办

场馆概况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武乡县城,1988年开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2005年改陈扩建,它是全国唯一一座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综合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纪念馆建筑宏伟、景色秀美,背倚凤凰山,襟带马牧河,馆区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由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八路军窑洞战景观、八路雄风碑林公园、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百团大战半景画馆、八路军纪念广场等景点组成。八路军抗战史陈列展线长1450米,陈列共分7个部分,展出各类图片、图表609幅,文物1037件(套);主展馆背后的凤凰山建有八路雄风碑林公园,山顶巍峨耸立着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碑高19.37米,寓意八路军创建于1937年,碑体两侧谷穗与长枪组成的图案,寓意八路军“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军。纪念碑后面的青铜浮雕墙再现了八路军从改编出师到抗战胜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纪念馆前是八路军纪念广场,由主题雕塑、抗战音乐喷泉等组成。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是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是中国共产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这支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指挥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支援下,在以华北为主要战场的广阔国土上,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和伪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殊死搏斗,先后作战9.98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24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45.5万余支(挺),攻克县城312座,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猖狂进攻,收复了大片沦陷的国土,拯救了受难的广大同胞,挽救了危亡中的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八路军不断发展壮大,由抗战初期的4.6万人,发展到抗日战争结束时的102万余人,成为一支威武雄壮的胜利之师,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色传承
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民族解放展现的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太行精神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之魂。
红色经典

   歌曲《在太行山上》诞生于抗日烽火年代,以其浑厚的旋律、恢宏的气魄唱遍了祖国大地。 
《在太行山上》 
桂涛声 词 冼星海 曲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 
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电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正面歌颂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表现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功地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导 演:陈健韦 廉沈东
    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全方位、史诗性地再现了八年抗战的辉煌历程,突出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导 演: 宋业民 董亚春

中共长治市委党史研究室(长治市地方志研究室)主办    联系电话:0355-2192528
晋ICP备202101099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65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