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概况
西沟展览馆位于平顺县西沟村,始建于1968年,2005年扩建并重新改陈布展,现展馆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分3个展厅,珍藏有600余幅珍贵照片和1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著名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积极探索中国农村、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近年来,新建了太行之星纪念碑、李顺达互助组雕塑、李顺达纪念亭、西沟村史亭,并对李顺达故居、老西沟革命岩、血泪凹、创业田、李顺达陵墓等进行了规划和保护,建成了西沟森林公园。该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链接
西沟村地处太行山南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境内沟壑纵横,山梁交错。过去这里荒山秃岭,曾是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穷山沟。1938年西沟村成立党支部,1943年成立互助组,近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西沟村的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把一个穷山恶水的旧西沟建成为农林牧贸工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西沟村是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 李顺达互助组的诞生地。
西沟村是最早提出开展全国爱国丰产运动的倡导者。
西沟村是中国农村开展合作化运动的典范,被誉为中国农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
西沟村是中国农村最早开展男女同工同酬的发源地,申纪兰是中国妇女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第一人。
红色人物
李顺达(1915~1983),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东山底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组织西沟群众发展生产、支前参战,先后担任村农民救国会组长、民兵大队长和中共支部书记等职。1946年,他领导村民制定了五年经济恢复发展计划,推动了全村农业生产的发展。1951年,组织办起了“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他是党的八大、九大、十大代表,中共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1983年逝世,终年68岁。
申纪兰(1929~),女,汉族,1929年12月出生于山西平顺西沟,历任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副主任、中共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至四届执委。1952年第一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79年、1989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红色经典
反映申纪兰同志先进事迹的纪录片有《本色》、《人民代表申纪兰》、《西沟大姐申纪兰》,书籍有《红色人生》、《见证共和国》等。
劳动起家
西沟由太行山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明星村,其法宝就是在李顺达、申纪兰带领农民发展生产中所表现出的朴实勤劳的精神面貌。“劳动起家”这4个字不仅刻在李顺达住过的老窑洞门上,刻在新西沟的办公大楼门上,也深深刻在西沟人的心上。
格 言
☆ 我的户口在西沟,我的级别是农民。
☆ 劳模劳模,不劳动还叫啥劳模。
☆ 心不离西沟,身不离劳动。
☆ 为人民服务,有一百个理由;为自己盘算,没有任何借口。
当地美景
太行井底 位于平顺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7公里,四周悬崖陡壁,绝壁林立,形似井底,山涧泉水四季长流,奇峰怪石,溶洞钟乳遍布,一年四季云雾缭绕,胜似仙境。 挂壁公路长1500米,39个“窗口”,远看如大气磅礴的国画山水长卷;从隧道洞内侧窗向外看,又像是在画廊里欣赏一幅幅风景画,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