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治旅游 > 红色旅游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2013-10-24 16:18 来源: 长治市志办

场馆概况
    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坐落在沁县城南风景秀丽的二郎山北麓、西湖之滨,占地20亩,建筑面积5077.74平方米。全馆以8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5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决死队在三晋大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战斗历程,再现了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艺术,彰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是一座全面反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战历史功绩的专题纪念馆。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链接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又称新军。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山西在华北乃至全国的战略支点地位日益凸显。薄一波向阎锡山提出组建新军的建议获准后,大量招募爱国知识青年,开展军政训练,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兵员。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太原正式成立,并迅速开赴敌后抗战。
    1937年10月29日,薄一波率决死一纵队来到沁县。随后,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冀豫省委、太岳特委、牺盟上党中心区、《新华日报》(华北版)等抗日党政军机关相继驻扎沁县。朱德、彭德怀、左权、薄一波等在这里指挥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游击战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扩军筹粮和改造旧政权运动,建立、巩固并壮大了太岳、太行抗日根据地。
    1938年4月,决死队一、三两个纵队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配合八路军129师及115师344旅,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彻底粉碎了日军的九路进攻。从1938年底开始,决死第一纵队进行了“西林整军”,在八路军总部的帮助下,在沁县的西林办了3期军政训练班,训练排、连以上干部和优秀的政工人员。八路军总部负责人朱德、彭德怀、左权亲自给训练班讲课。训练结束后,决死队换掉了一批旧军官,代之以新军官,部队的军政素质显著提高。1939年上半年,决死队发展到9个师、旅级单位,辖46个正规团和4个游击支队(团),主力部队约5万人,成为一支驰骋三晋的抗日劲旅。
    八年抗战中,决死队共参加大小战斗7000多次,毙伤日伪军5万多人,涌现出县团级干部5000多人,省军级干部500多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73人,有1.5万将士为国捐躯,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朽贡献。
红色人物

    薄一波(1908~2007),山西新军创始人之一。原名薄书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支部书记,太原北部地区委员会副书记、书记和山西临时省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转入晋北农村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29年起,在天津、唐山和正太、平汉铁路沿线地区指导兵运工作,发动士兵暴动。1931年在北平被捕,1936年8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后,被派往太原任中共山西公开工委书记,参与领导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主办抗日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团和民兵军官教导团,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推动山西走向抗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8月组建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任第一总队政委。10月率部开赴晋东南地区,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参与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十二月事变”后,所部编入八路军129师序列。先后任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政委、中共太岳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华北军区政委,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平津战役的组织工作,曾兼任平津卫戍区政委、绥远军区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1954年9月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1956年5月起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当选为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4月、1965年1月两次任国务院副总理,并曾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1979年7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被增补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5月任国务委员,曾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同年9月和1987年11月,两度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2007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中共长治市委党史研究室(长治市地方志研究室)主办    联系电话:0355-2192528
晋ICP备202101099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65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