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长治概况 > 上党小吃

甜干粮

2013-12-17 17:32 来源: 信息来源:《趣谈山西面食故事》贾保义主编

比干喜欢甜干粮 

结义之人拜干娘 

    距长治市东北27公里处有一个千年古镇:山西潞城市微子镇,是上党地区通往冀、鲁、豫三省的第一大门。自古以来,这里不仅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商家聚集的贸易中心。每年七月十九日是传统的比干岭庙会,庙会上有一种独有的风味名吃“甜干粮”,是用来祭祀比干丞相的。 

    据史载,比干为商代国君纣王的叔父,官至丞相,因为谏纣王而被剖腹。孔子对比干这种舍生取义、救民于水火的仁义之举十分赞赏,曾在《论语》中尊比干为殷代“三仁”之一。传说,比干被剖腹取心后灵魂不散,竟未死亡,忍痛到微子国来找微子图救国之策。走到山岭时,见路边有一农妇正在一根一根地抽草心,比干好奇地问她:“你把草心抽掉,草还能活吗?”农妇答道:“人没心还活着,草为何不能?”比干闻听此言,当即惊倒,卧地而亡。于是人们把此地叫做比干岭,并修了比干庙,即“三仁祠”。敬奉的人们络绎不绝,后来就以此兴会,延续至今。当年,人们在祭祀比干时,专做甜干粮作为祭品,据说是比干特别喜爱这种“甜干粮”,在剖腹后访微子时还带着这种“甜干粮”。这种稀世的干粮,是用发芽小麦和发酵黍米面做成,不加任何佐料和添加剂,先蒸后烤,形如饼,略小,吃起来既有麦芽糖的甜味,又有酸黍米的口味,于是曾有一句俗语,叫做“比干岭的甜干粮,吃了也后悔、不吃也后悔”,可见这种名吃别具风味。 

    说起“甜干粮”来,还有一个小典故哩。相传三国时期,刘、关、张转战路过比干岭时正逢庙会,7月的天气暑热异常,再加上长途跋涉,实是饥渴难忍。见老妇人在会上卖甜干粮和小米汤,三人便坐下来痛痛快快地吃喝了一顿。可付钱时,却难坏了三位好汉。三个人、六只大手周身上下掏摸了好几遍,仍差一文钱结不了账,急得他们搓手跺脚干瞪眼。老妇人见状,非但不难为他们,还笑嘻嘻地对他们说:“古有三仁,今有三义;英雄吃喝,分文不取;救民水火,赶路要紧。快请三位上路去吧!”刘、关、张听后,感激不己,一齐向老妇人叩拜。口称干娘说:“日后得第,定要重谢,扬长而去。” 

中共长治市委党史研究室(长治市地方志研究室)主办    联系电话:0355-2192528
晋ICP备202101099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65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