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专题专栏

太行经典 长治久安

2017-12-27 15:32

市区全景图
 
 

长治,古称上党,因其“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而得名。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倚太行山与河南、河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与晋城市相连,北与晋中市交界。全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3955平方公里。

长治市是山西省最早建立的市。2016年,长治市辖1市、2区、10县,1个国家级开发区;132个乡镇,14个街道办事处,3446个行政村,140个居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为343.54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269.2亿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9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3元。长治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煤铁之乡,米粮之川”。长治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是中国北方的宜居之地。

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长治历史久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广泛流传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据沁源花坡遗址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据郊区小神村遗址、城区喜峰遗址、黎城县仵桥遗址等考古证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在这里已经充分发育。

上党是神话的故乡。在中华史前神话传说中,上党神话以其源流之原始、密度之集中、内容之详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传说女娲在长治县上郝村的天台无影山炼顽石补苍天,治洪水而平烈火,免生灵于涂炭。

羿射九日雕像

羿于境内屯留县老爷山上挽雕弓射九日,化枯焦为绿荫,救黎民于灾魔。


神农炎帝铜像

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氏曾在郊区百谷山(老顶山)、长子羊头山尝百草、兴稼穑、制耒耜、得嘉谷,教化于民,实现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



长子精卫雕像

炎帝之女女娃,奉父命治漳河之患,因游东海而溺亡,她愤而化作精卫鸟,誓衔西山之石填东海之渊,世人敬其为而嘉其志,留下了“精卫填海”的不朽传说。

尧舜禹时,上党属“帝都畿内”,相传尧的长子丹朱受封于长子,长子县因此而得名;殷商时期,商民们在境内活动频繁,长治一带是商王朝分封的黎侯地——古黎国;潞城微子镇一带为商纣王庶兄微子的封邑。春秋战乱,赤狄人夺黎侯地,立潞子婴儿国(潞城市一带),建留吁,后晋人灭赤狄,改称纯留(即屯留);战国时,韩、魏、赵三家分晋,长治为韩国别都。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汉承秦制,汉时上党郡统领14县,包括了长治市所辖13个县(市、区)的全部和晋城、临汾、晋中3市的各一部分。汉以后,设郡立州,行政管辖或有增减变化。南北朝北周建德七年(578),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明嘉靖三年(1524),潞城县青羊里爆发了以陈卿为首的农民起义,号聚饥民5万,控占潞、泽、辽、沁4州,威震三晋。嘉靖八年(1529),陈卿起义失败后,明王朝升潞州为潞安府,设附廓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割黎、潞、壶3县地置平顺县,长治、平顺之名由此而来。民国初,潞安府各县均属冀宁道,民国19年(1930),各县直隶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各县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太南专区、太岳一专区、太行三专区管辖。民国34年(194510月,上党战役结束后,除武乡、沁县个别乡镇外,长治全境解放。当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属太行四专区。民国35年(1946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治市由山西省直辖或晋东南地区代管。19855月,经国务院批准,长治实行市管县体制,原晋东南地区辖区中的9个县划归长治市。19856月,新的长治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几千年来,长治地区设郡立州,建置绵延,底蕴深厚。

山川秀美  物华天宝


长治地势雄奇,居太行之巅,这里万壑争锋,林木葱茏,河流纵横,地形特点中间平阔,四周皆山,海拔高度在1500-2000米之间,像一段高高拱起的脊梁,苏东坡有诗云“上党从来天下脊”,又有“天下脊”之称。从板山、黄崖山、广志山、四方山、仙堂山、百谷山、到天脊山、紫团山、天台山、老爷山、羊头山、发鸠山,一座座秀美挺拔的大山,犹如一串串珍珠镶嵌在太行山巅,成为八百里太行最壮美的风景和浓缩的景观;从神龙峡、通天峡到红豆峡、八泉峡,一道道深不可测的峡谷,伴着一条条河流九曲盘旋,奔涌直下,构成了太行山刀削斧劈、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图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集雄、奇、峻、美于一体,峭壁陡立,峡谷纵横,极为壮观。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引人入胜的溶洞,遍布群山的林海尽在峰峦涧壑之中。虚实互融,风景如画,是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国家4A级景区。


黄崖洞图

 

黎城县黄崖洞,雄奇险峻、断壁如削,集雄奇与壮美于一体。


太行龙洞图


武乡县太行龙洞,鬼斧神工、变幻莫测,洞内溶石错落有序,洞中套洞,晶莹透明,千姿百态,景观奇特



仙堂山图


襄垣县仙堂山,重峦迥绕,叠嶂起伏,奇峰异秀,是东晋高僧法显出家修行之所。



太行水乡图


平顺县太行水乡位于浊漳河畔,绝壁千仞,悬瀑飞泻,鬼斧神工,天造地设,高峡平湖,浊浪滔天,集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与江南水乡的阴柔之美于一身。



老顶山图


郊区百谷山,俗称老顶山,是传说中炎帝尝百谷的地方,苍松翠柏、花果密布,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炎帝巨型铜像坐落于山上。



老爷山图


屯留县老爷山,三峰鼎峙,是古代神话中羿射九日的地方,也是解放战争中上党战役的主战场之一。



发鸠山图


长子县发鸠山,浊漳河之南源,精卫填海的故事发生于此,距今2.5亿年的木化石散布境内。



灵空山图


沁源县灵空山,地处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松涛似海,奇松遍布,“九杆旗”为中华“油松之王”。



漳泽湖图


漳泽湖,与市区东面百谷山统称为“东山西水”,水回鱼转,帆影舟动,似一颗明珠镶嵌在上党大地,被称为长治之西湖。

长治境内有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在30.9%,高于全国平均值10个百分点;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是山西省植物种类比较繁多的地区之一。地下水资源丰富,辛安泉是中国北方第二大岩溶泉。全市水资源储量为19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的相对富水区。长治矿藏丰富,地下矿藏种类达40多种,煤、铁藏量尤为丰富,素称“煤铁之乡”。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图


长治气候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湿润,风沙很少,生态良好。市区东有约60平方公里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有近60平方公里的漳泽湖和长治湿地,市内20公里的环城水系穿城而过,山、水,城相互辉映,浑然一体构成了东山为骨、西水为魂、绿色为脉、文化为韵,具有上党特色、现代韵味的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文化厚重 古迹众多


 

长治历史悠久,物华天宝,文物众多。据统计,中国古代宋元以前地面著名建筑的70%在山西,而山西的50%在长治。历代古建筑保存数量、种类居全国同级城市之首。元以前木结构古建筑189座,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全国唐代木结构建筑仅存4座,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就是长治的天台庵;全省五代建筑现存3处,2处在长治。法兴寺、崇庆寺、观音堂、上党门、原起寺、大云院、金灯寺等一批文物瑰宝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作,其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令世人瞩目。长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25处。长治有馆藏文物近15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5000余件,堪称“中国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



法兴寺图


长子县千年古刹法兴寺,其十二圆觉像被誉为全国“宋塑之冠”。




崇庆寺图


紫云山崇庆寺千佛殿,梁架技巧娴熟、手法洗练、结构合理,是中国宋代小型殿宇中具有代表性的遗作。




天台庵图


唐代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全国仅有4座,其中最大、最完好的就是平顺县的天台庵。



大云院图


全国五代木结构建筑仅有9处,平顺县大云院殿宇为其中之一,堪称珍贵,而其保存的五代壁画是除敦煌莫高窟外全国仅存,更为弥足珍贵。



金灯寺图


平顺金灯寺临百丈悬崖,是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其人物造像既承汉魏唐宋之遗风,又具明代石雕之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龙门寺图


平顺龙门寺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于一寺,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唯一。



原起寺图


潞城原起寺,山上筑台、台上建寺、寺内举塔、塔高参天,唐庙宋塔,一寺流传唐宋两帝传说,令人称奇。



南涅水石刻图


沁县南涅水石刻集北魏至宋朝6个朝代的石刻艺术作品1126件,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佛教、民俗不可多得的佳物。



观音堂图


郊区观音堂500尊塑像彩塑、悬塑相间,儒、释、道三教共融,雕塑艺术精湛,人物刻画细腻,可谓明代彩塑精品。



潞安府城隍庙图


潞安府城隍庙规模宏大、布局奇特,是国内现存府级城隍庙中较完好的一座。有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元朝初期,明清两代曾多次扩建重修。



上党门图


城区上党门与钟鼓二楼,建筑手法独特,富有民族风格,鼓楼匾曰“风驰”,钟楼匾曰“云动”,寓意深远,成为长治城市的象征。登楼远眺,长治城廓尽收眼底。


人杰地灵  英才辈出


长治高居太行,关山险峻,“居天下之脊,当河溯之喉”,“负太原,履蒲津,带汾河,裣伊洛”,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西伯侯伐纣先戡黎,攻占商纣大后方,为西周灭商拉开序幕;战国长平之战,秦国大胜赵国,一举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东汉曹操亲登太行山,围壶关而征高干,博采众议,全胜而归;五代时三垂冈夹寨之战,李存勖出其不意,率晋军大败梁军,毛泽东手书《三垂冈》一诗表达对此战的赞赏。

(毛泽东手书《三垂冈》)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驻扎在这里,建立了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部署指挥了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长乐之战、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歼灭战、反“扫荡”斗争中的黄崖洞保卫战、为时三年之久的沁源围困战、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常行窑洞保卫战等著名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毛泽东“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序幕。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长治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卓越贡献。



上党战役旧址


长治是著名革命老区,全市有600多处革命纪念地,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武乡八路军总部旧址、黎城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平顺西沟展览馆……这里,孕育出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图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图


古往今来,长治人才辈出。西汉名将冯奉世,靖边安邦名垂青史;后赵石勒,从奴隶到皇帝,开封建王朝之先河;东晋高僧法显,西天取经第一人,早于唐玄奘200多年;宋代王彦创立八字军,赤心报国,威震八方;明代暴昭、连楹,忠贞不渝,被后人称为潞安双忠;明将任环,抗倭杀敌,战功赫赫,与戚继光、俞大猷并称为抗倭三大柱梁;清代大学士吴琠,政绩卓越,康熙赐谥号文端;抗联名将魏拯民,奋勇杀敌,以身殉国……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劳模李顺达、全国第一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赵雪芳、一届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最美村官段爱平……长治各行各业人才不断涌现,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延承历史,开创未来。

地域特色  文化传承


长治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文明积淀,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异常浓厚、丰富和色彩鲜明的地方特色。

种类繁多的非物质财富,是长治这块沃土孕育出的民间瑰宝。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丰硕,一大批文化积淀厚重、艺术成就璀璨的“非遗”项目得以薪火相传。长治市共有潞安大鼓、上党乐户、上党落子、上党梆子、民间社火等1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9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名,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74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24名。

 

 

潞安大鼓是北方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鼓书暨鼓曲形式,又称“潞安老调”“干板腔”和“潞安鼓书”等,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一带而得名。早在清乾隆年间便有驰名于上党一带的鼓书艺人路占元、董祥五等联络潞安府八县百余名艺人成立“盲子队”,即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后来发展成为行会组织“三皇会”。20世纪80年代,新文艺工作者在继承老艺人宝贵经验和技艺的基础上,对潞安大鼓的传统唱腔再次进行了改革:即大鼓由演员自打划归乐队,吸收秧歌、上党梆子等戏剧唱腔,并借助于电子琴等现代乐器来烘托气氛。



潞安大鼓排练图


传统民间社火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主要有:龙灯舞、狮子舞、挑高、高跷、旱船、跑驴、竹马、扛箱、二鬼扳跌、老汉送闺女等。这些社火分布全市,挑高民舞则襄垣独有,扛箱多在襄垣侯堡,狮子舞襄垣、长子等县有名,龙灯舞以壶关县较好。


上党梆子图


古戏台唱落子图


长治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源远流长。除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上党落子、上党梆子等传统戏剧外;还有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西火秧歌等秧歌戏;有潞安大鼓、长子鼓书、襄垣鼓书、武乡琴书、屯留道情、沁州三弦书等地方曲艺;有上党乐户、上党八音会、壶关迓鼓等民间音乐;有迎神赛社、平顺四景车、九曲黄河阵等民俗文化;有长治农历“七一”古会、长子鲍店药材会、柳林骡马大会、豆口二月二庙会、凉楼古会等庙会;有长治堆锦、长子响铜乐器、襄垣手工挂面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有布艺黎侯虎、襄垣炕围画等民间美术;有武乡顶灯、屯留瞪眼家伙等民间舞蹈。


上党堆锦图


上党堆锦,享有“立体国画”和“软体浮雕”的美誉,把丝绸、锦缎用极具立体感的形式诠释出传统的国画和雕塑艺术。



黎侯虎图


黎侯虎是发祥于黎城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因黎城古称黎侯国而得名,被誉为中国第一虎。1998年农历虎年,黎侯虎被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名扬海内外。

长治特产有沁洲黄小米、上党党参、平顺花椒、长治潞酒、潞州黄芩、襄垣手工挂面、黎城核桃等。长治名吃有上党腊驴肉、壶关羊汤、长子炒饼、潞城甩饼 、襄垣腥汤素饺沁源莜面栲栳栳、武乡枣糕、沁县干馍等。


沁州黄小米图


 

沁州黄小米品质优良,独具特色,被誉为“小米之王”,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


上党腊驴肉图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


经济发展 转型跨越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长治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长治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加快,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财政收入成倍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6年,长治市地区生产总值1269.2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60.1亿元,工业生产总值646.9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562.2亿元。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82.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9.8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8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027元,按2016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574美元。



长治奥瑞特


长治市立足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休闲旅游度假、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五大产业集聚区,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全市聚集了医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光电光伏、化学原料、汽车整车生产、电机电器产品、健身器械产品等多个新兴产业集群,催生出LED、成功汽车、大功能储电池、纳米碳、低温发电机等30多个高科技新型产业项目。


成功汽车


城市建设 日新月异


  

八一广场


长治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主城廓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在漫长的1300年中,古城几度兴衰,饱经沧桑。民国34(1945)109日长治解放后,长治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和平时期的城乡建设,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居民住宅建设步伐,1985年,初步形成“一城三区”的城市格局,长治主城区有主要街道14条,一般街道11条。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治市城乡建设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长治市主城区的街道通过新建、改建、延伸,不但数量增加,而且宽阔、笔直。


长治高速连接线




长治一中过街天桥



清澈的黑水河


014年,长治市推进城区“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2016年,长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五道五治”行动。经过多年建设和治理,长治市区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三环八纵十二横”的道路格局。近年来,长治市相继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中国曲艺名城等十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长治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171117日,在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长治市再次被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为全省唯一的地级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三连冠”。



太行公园



滨河公园


回望历史,先人们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一路辉煌的走来;展望未来,今辈人将满怀信心、奋勇开拓,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而去。凝聚了“平和睿智,包容大度,勤奋敬业,长治久安”精神气质的长治人,一定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拼搏、开拓进取,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


中共长治市委党史研究室(长治市地方志研究室)主办    联系电话:0355-2192528
晋ICP备2021010991号-1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65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